电气学院2015年10月面试人员公示
各位老师: 根据《BEAT365唯一官网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西交校人〔2015〕4号)》的要求,现对电气学院2015年10月面试的应聘博士研究生予以匿名公示如下:
一、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河南 许昌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无 | 任职时间 | 无 | 出生年月 | 1987年10月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罗积润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无 | 从事专业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1,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及一些合理假设,推导出了研究回旋行波放大器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理论,时域理论和研究模式耦合的多模稳态理论,并使用上述理论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使用非线性理论和时域理论研究了回旋行波放大器中电子注偏心的影响,得出了偏心对放大器的影响取决于电子注引导中心半径的结论。 3,使用稳态多模理论研究了模式耦合与竞争,计算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输入功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返波振荡的产生。 4,推导出大轨道回旋行波放大器的非线性理论,并使用该理论研究了电子注偏心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注偏心将导致大轨道回旋行波放大器的模式竞争更加复杂。 5,通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回旋行波放大器加载分布式损耗的电阻率和厚度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值,并且通过单目标遗传算法对该值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使得放大器在有效抑制了回旋返波振荡的同时实现了增益的最大化。 6,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回旋返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计算结果比原通用算法更加快速,准确性更高。 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倍频回旋行波放大器中模式耦合、振荡及其稳定化的研究”,No.11175186。为项目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模拟计算,撰写报告及论文等工作。 8,编写了分析,仿真回旋行波放大器互作用系统的专用仿真分析程序,并采用MATLAB的GUI工具封装成为独立的软件。目前该软件已经成功应用到实验室回旋管项目研究当中,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参数。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8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0篇。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0 篇;A+ 1 篇;A 2 篇;B+ 4 篇;B 0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5.09-2009.0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应用物理学 | 赵志宏 | 非定向 |
硕士 | 2010.09-2012.07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罗积润 | 非定向 |
博士 | 2012.07-2015.07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罗积润 | 非定向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Time domain analysis of a gyrotron traveling wave amplifier with misaligned electron beam | Physics of Plasmas | 2014, 21 | 1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SCI,1070-664X | A+ | 2.142 | 0 |
2 | 大轨道回旋行波放大器非线性理论及电子注偏心的影响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已接受 | 1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SCI,1001-9014 | A | 0.295 | 0 |
3 | 回旋行波管多模稳态理论及初步应用 | 物理学报 | 2014, 63 | 2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SCI,1000-3290 | A | 0.813 | 0 |
4 |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回旋行波放大器分布损耗参数的优化 | 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5, 27 | 1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EI,1001-4322 | A | 0.768 | 0 |
5 | 分布式损耗加载和导引中心调节对TE11模工作回旋行波管稳定性影响的多模稳态分析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2015, 37 | 2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EI,1009-5896 | A | 0.935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2.1-2015.12 | 倍频回旋行波放大器中模式耦合、振荡及其稳定化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0万 | 主要参与人员(2)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4年 | 三好学生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1 |
2009年 | 优秀毕业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
2007年 | 第三届大学物理研究型实验论文竞赛三等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 |
2005年 | 优秀新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
二、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河南漯河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博士后 | 任职时间 | 2015.1 | 出生年月 | 1982.12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加拿大 阿尔伯塔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加拿大 维多利亚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Yang Shi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等国际杂志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控制工程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1.研究了大规模弱耦合非线性系统的分布式控制问题, 提出了新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推导了优化问题迭代可解的充分条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线性系统满足Lipschitz连续性的条件下,优化问题的迭代可解性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采样间隔的选取和外部干扰的强弱。 3.研究了非线性控制中使用模型预测方法的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方代价函数的方法。在非均方代价函数条件下,构造了平衡点领域的正定控制器以及正定不变集合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优化问题迭代可解性和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条件。 4.研究了一种线性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提高实时性能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步次优化的模型预测算法。对比传统的模型预测算法,该算法降低了在线计算时间,扩大了可以控制的状态区间。 5.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到造纸机的横向(Cross Direction)控制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加权矩阵惩罚输入信号空间域的高频分量,可以降低对造纸机执行机构的损伤,同时提高了输入信号对模型不确定性的鲁棒特性,提高造纸机工作的性能。这项工作的有效性已经在Honeywell提供的仿真器中得到验证。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篇(第一或通讯作者6篇),其中SCI收录7篇(第一或通讯作者3篇)、EI收录3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34次。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篇;A+ 2 篇;A 3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1.9~2005.7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 | 统招 | |
硕士 | 2005.9~2008.4 | 西北工业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黄建国 | 统招 |
博士 | 2010.9~2014.11 | 维多利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Yang Shi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08.5~2009.5 | 助理工程师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704所) |
2015.1~2015.12 | 博士后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constrained nonlinear systems adopting the non-squared integrand objective function |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 5 | 1 | 维多利亚大学 | ISSN:1751-8644 | A+ SCI三区 | 2.048 | 0 |
2 | 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constrained weakly coupled nonlinear systems |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 12 | 1 | 维多利亚大学 | ISSN: 0167-6911 | A+ SCI三区 | 2.448 | 0 |
3 | Multi-stage suboptima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with improve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 ASME Journal of Dynamical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 3 | 1 | 维多利亚大学 | ISSN:1528-9028 | A SCI四区 | 1.078 | 0 |
4 | T-S fuzzy-model-based H-2 and H-infinity filtering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two-channel Markovian random delays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1 | 2 | 维多利亚大学 | ISSN:1051- 2004 | A+ SCI三区 | 1.709 | 7 |
5 | Robust H-infinity sliding-mode control with pole placement for a fluid power electro-hydraulic actuator | 5 | 2 | 维多利亚大学 | ISSN: 0268-3768 | A+ SCI四区 | 1.458 | 26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3 | 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优化与控制 | 加拿大创新基金会学术带头人项目 | 参与 | |
2014 | 网络多智能体的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 | 加拿大国家科学与工程基金 | 参与 | |
2015 |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及参数设试 | 加拿大国家科学与工程基金(NSERC)-Honeywell合作项目 | 参与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0.9 | 中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奖学金 | 国家 | 1 |
2010.9 | 维多利亚奖学金 | 维多利亚大学 | 1 |
2013.11 | 维多利亚大学Mr. Alfred Smith and Mrs. Mary Anderson Smith Scholarship | 维多利亚大学 | 1 |
2014.11 | 维多利亚大学Robert W. Ford Graduate Scholarship | 维多利亚大学 | 1 |
三、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河南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博士研究生 | 任职时间 | 2012/10-2015/10 | 出生年月 | 1987/03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法国IFSTTAR国立交通研究所 Institut fran?ais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s transports, de l'aménagement et des réseaux |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里尔中央理工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Simon Collart-Dutilleul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从事专业 | 自动化、形式化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应聘人长期致力于自动化和软件工程相结合的研究,熟悉形式化方法验证及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留学期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法国铁路公司与法国科技部合作项目1项,国内学习期间参与国家科研项目1项,企业/研究所横向开发课题2项。 1. 在形式化验证方面,应聘人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有色Petri网和形式化B语言。通过研究模型工程在铁路关键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能够被法国国立铁路公司SNCF所认可的形式化开发方法。其中,针对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设计了一种模型转换策略(CPN -> formal B), 提高了形式化语言在工程项目应用中的适用性。 2. 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方面,应聘人主要致力于列车控制算法与列车仿真软件的开发,期间参与多个仿真平台开发项目。其中,为减少电分相布局对列车平均速度的影响,将列车运行控制与电分相布局联合分析,总结出布局优化规则,并结合全局优化算法,开发出电分相自动布局规划软件。 学术论文10篇(第一作者7篇),其中EI收录5篇,A++0篇;A+ 0 篇;A 1 篇;B+ 3 篇;B 0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5.09-2009.06 | BEAT365唯一官网 |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 冯晓云何小琼 | 非定向 |
硕士 | 2009.09-2012.06 | BEAT365唯一官网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冯晓云 | 非定向 |
博士 | 2012.10-2015.10 | 里尔中央理工 | 自动化、计算机工程及信号处理 | Simon Collart-Dutilleul | 公派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A Joint Development of Coloured Petri nets and B Method in Critical System | 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 | 二审中 | 1 | IFSTTAR | SCI 0948-695X | SCI 4区 | 0.466 | |
2 | Model transformation from coloured Petri nets with prioritized transitions to B machine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 2015 | 1 | IFSTTAR | 会议 | EI | ||
3 | Study of implementation of ERTMS with respect to french national rules using a B centred methodology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 2013 | 3 | IFSTTAR | 会议 | EI | ||
4 | Research on Optimizing Scheme of Neutral Sec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 2013 | 2 | 西南交大 | 会议 | B+ | ||
5 | 基于空间矢量的同步调制策略研究 |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 2010 | 1 | 西南交大 | 会议 | B+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2.11-2015.11 | Performing Enhanced Rail Formal Engineering Constraints Traceability | 法国国家项目 | 1161715欧元 | 第4主研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2 | UIC-High speed Rail World Congress-Student Competition | 一等奖 | 1 |
四、
1、基本情况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黑龙江省尚志市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任职时间 | 出生年月 | 1988年1月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胡斌杰 教授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篇; 以第二作者及参与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在军口863研究会发表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参与申请专利四项。 | 从事专业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四项。 1.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时间反演探测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探测成像,不仅可以减少系统成本、复杂度和数据处理量,还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结果显示,在强噪声环境和只有少量回波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现分辨率较高的成像结果,有效地定位目标,对于扩展目标可以还原目标的形状和位置。 2.提出在有耗色散媒质中,使用信道补偿的时间反演方法,来实现对多目标的探测。结果显示,在只有少量回波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该方法进行探测成像,可以实现分辨率较高的成像结果,不仅可以有效地定位目标,还可以减少系统成本、复杂度和数据处理量。 3.将时间反演技术应用到无线输能当中,考察在非视距条件下的传输效率。结果显示,采用时间反演技术进行无线输能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和增加传输距离。 4.总结归纳现有的时间反演成像算法,将时间反演多信号分类法与后向投影算法作对比,提出时间反演成像算法的优越性。 5.实现多款可应用于UWB/WIMAX/WLAN的频率可重构天线,利用开关控制实现频段间的切换。实现多款应用于WLAN频段的单极子天线。实现多款可应用于UWB的带阻天线。 6.基于Duroid5880材料,实现中心频率为1.795GHz。带外抑制大于60dB,端口驻波比小于1.4的带通滤波器。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8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3篇,SCI他人引用11次。另外,还有若干篇SCI文章在审稿过程中。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篇;A+ 篇;A 2 篇;B+ 篇;B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6.09-2010.07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 统招全日制 |
硕士 | 2010.09-2013.07 | 电子科技大学 | 无线电物理 | 洪劲松教授 | 统招全日制 |
博士 | 2013.09-2016.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胡斌杰教授 | 统招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Time Reversal Based on Noise Suppression Imaging Method by Using Few Echo Signals |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 2015, Vol. 14。 | 第一作者 | 华南理工大学 |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 ISSN: 1536-1225 | A SCI JCR 3区 | 1.727 | 0 |
2 |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Time Reversal Channel Compensation | 录用待发表 | 第一作者 | 华南理工大学 | 国际期刊 ISSN: 1687-5869 | SCI JCR4区 | 0.664 | ||
3 | Switched band-notched UWB/Dual-band WLAN Slot antenna with inverted S-shape Slots |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 2012, Vol. 11。 | 第一作者 | 电子科技大学 | 国际重要期刊 ISSN: 1536-1225 | A SCI JCR3区 | 1.727 | 8 |
4 | A Novel Circular Disc Monopole Antenna for Dual-band WLAN Applications | Applied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society journal | 2012, Vol. 27, No. 5。 | 第一作者 | 电子科技大学 | 国际期刊 ISSN: 1054-4887 | SCI JCR4区 | 0.684 | 2 |
5 | Design of Two Novel Dual Band-notched UWB Antenna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 2012, Vol. 2012。 | 第一作者 | 电子科技大学 | 国际期刊 ISSN: 1687-5869 | SCI JCR4区 | 0.664 | 1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0-2011 | 时间反演的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一些关键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主研人员 | |
2010-2011 | 基于时间反演的新型无线传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 | 主研人员 | |
2010-2012 | 基于时间反演的反隐身探测新型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 |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 | 主研人员 | |
2011-2012 |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隐身目标新型探测方法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主研人员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国家发明专利 | 一种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隐蔽性的通信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010198032.9 | ||
国家发明专利 | 可无线充电的RFID电子标签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010264718.3 | ||
实用新型专利 | 可无线充电的RFID电子标签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010507458.3 | ||
国家发明专利 | 基于时间反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010206390.X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电磁与成像”中美研究生暑期学校优秀学员 | 校级 | |
2014 |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 | 校级 | |
2013 | 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 | 省级 | |
2013 | 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 校级 | |
2013 | 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校级 | |
2012 | 物电荣誉学生 | 院级 | |
2012 | 国家一等奖学金 | 国家级 | |
2012 | 校一等奖学金 | 校级 | |
2011 | 校三等奖学金 | 校级 | |
2010 |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一等奖学金(保送研究生) | 校级 | |
2008 | 校三等奖学金 | 校级 | |
2007 | 校二等奖学金 | 校级 |
五、
1、基本情况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内蒙古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博士研究生 | 任职时间 | 出生年月 | 1987.06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赵玉新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多个国际期刊及国际会议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1. 针对USV高速运动特性以及其作业环境具有高度动态特性,为实现USV自主航行,提出一种基于邻域智能水滴-速度障碍法的USV自主航迹规划方法,并对传统智能水滴算法进行改进,在精度以及收敛速度上改善了算法性能。 2. 针对船舶碰撞威胁度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首次提出了使用E-R证据理论的USV碰撞威胁度方法,通过对影响碰撞威胁的关键要素信息使用E-R理论进行数据融合,为USV提供决策及采取规避威胁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3. 由于USV作业时必须遵守COLREGs相关海事规则,而目前USV威胁规避技术成果极少考虑到该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交互速度障碍法的实时威胁规避方法,并予以实现。该方法除满足COLREGs海事规则外,在USV进行威胁规避决策时,还充分考虑到障碍物可能采取的威胁规避行为,实现了交互式避障。 4. 针对USV在海面航行时容易受到海洋环境诸如风、浪、流等干扰,无法保证USV沿预定航线航行,传统的航迹跟踪控制方法难以实现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全匹配Fuzzzy-Modle-Based算法的USV航迹跟踪控制方法,对该方法的稳定性及跟踪性能进行理论证明,并予以实现。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9篇(第一或通讯作者7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授权发明专利1项、公开发明专利2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1 篇;A+ 1 篇;A 0 篇;B+ 3 篇;B 1 篇。另有一篇SCI已投,处于在审状态。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6.09-2010.0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自动化 | 全日制 | |
硕士 | 2010.09-2011.0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赵玉新 | 全日制 |
博士 | 2011.09-2016.0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赵玉新 | 全日制 |
3、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A Real-time Collision Avoidance Approach In Accordance With COLREGs for Unmanned Surface Vessels | Neurocomputing | 2016 | 2(通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SCI 0925-2312 | A++ | 2.083 | |
2 | Vessel Collision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Evidential Reasoning Theory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 2016 | 2(通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SCI 1546-1955 | A+ | 1.343 | |
3 | Path Following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Imperfection Precise Matching Fuzzy-Model-Based(已投稿,在审) | IEEE Transaction on Fuzzy System | 2016 | 2(通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SCI 1063-6706 | A++ | 8.746 | |
4 | 复杂海事安全条件下的船舶应急航线自主决策方法研究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2015 |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EI | |||
5 | An Improved Differential Algorithm for Maritime Collision Avoidance Route Planning |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 | 2014 | 2(通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0.03-2011.06 | 国际原油市场监测预警与政策分析系统 | 中科院预研项目 | 参与(算法设计实现,功能模块编程实现) | |
水下运载器安全态势场演化机理分析及复杂环境建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参与 |
5、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参数的船舶航迹预测方法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5.04 | 中国 | CN102819663B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邻域智能水滴算法的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已公开 | 中国 | CN103744428A |
发明专利 | 一种检测船舶碰撞危险度的方法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已公开 | 中国 | CN104050329A |
6、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1.11 | 第九届全国高校SuperMap杯GIS大赛 | 全国一等奖 | 2 |
六、
1、基本情况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山东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博士研究生 | 任职时间 | 2010年-2015年 | 出生年月 | 1987年1月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BEAT365唯一官网 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BEAT365唯一官网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许建平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无 | 从事专业 | 电力电子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1.对开关电源的脉冲序列控制方法进行动力学建模研究,建立了系统的精确统一模型,基于模型研究了其完全不同于其他开关电源系统的独特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参数变化对脉冲序列控制开关电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首次研究了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的控制脉冲组合规律,研究总结出脉冲序列组合规律算法,突破了由于控制脉冲组合未知而造成的无法定量分析的研究难点。基于脉冲序列组合规律,定量研究了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的稳态及瞬态性能。 3.提出了一种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时的低频波动现象,将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从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推广到了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 4.提出了一种峰值电容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可以控制开关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和连续导电模式,且通过参数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低频波动现象。该方法具有稳态纹波小、负载范围大、瞬态响应快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5.提出了一种移相全桥变换器的离散移相控制方法,将脉冲序列控制思想由小功率非隔离开关变换器应用场合,推广至大功率移相全桥移相DC-DC变换器应用场合。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0篇),其中SCI收录1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0篇)、EI收录5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受理发明专利3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3 篇;A+ 2 篇;A 5 篇。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5.09-2009.07 | 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磁悬浮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 | 王莹 | 统招 |
硕士 | 2009.09-2010.07 | 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 | 许建平 | 统招 |
博士 | 2010.09-2015.10 | 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 | 许建平 | 统招 |
公派联培 | 2013.09-2015.08 | 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 | 电力电子 | Barry Williams | 统招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Effects of Circuit Parameters on Dynamics of Current-Mode-Pulse- Train-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s on Dynamics of Current-Mode-Pulse-Train-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 | IEEE Transactio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4, vol. 61(3) | 1 | 西南交大 | 0287-0046 | SCI 一区 A++ | 6.5 | 6 |
2 | Control Pulse Combination-Based Analysis of Pulse Train Controlled DCM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 IEEE Transactio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5, vol. 62(1) | 1 | 西南交大 | 0287-0046 | SCI 一区 A++ | 6.5 | 0 |
3 | A Peak Capacitor Current Pulse-Train Controlled Buck Converter with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and a Wide Load Range | IEEE Transactio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录用待发表 | 1 | 西南交大 | 0287-0046 | SCI 一区 A++ | 6.5 | 0 |
4 | Valley current mode pulse train control technique for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 Electronics Letters | 2014, vol. 50(4) | 1 | 西南交大 | 0013-5194 | SCI 四区 A+ | 1068 | 0 |
5 | 离散移相控制全桥DC-DC变换器的能量迭代建模及多周期态研究 | 物理学报 | 2015, vol. 64(10) | 1 | 西南交大 | 1000-3290 | SCI 四区 A | 1338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3-2014 | 脉冲序列调制开关功率变换器控制技术研究 | BEAT365唯一官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 | 2万元 | 1 |
2009.12-2011.12 | 供电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 | 60万 | 3 |
2011.03-2011.09 | 校企合作项目 | 3 | ||
2012.01-2015.12 | 脉冲序列调制开关功率变换器控制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56万 | 3 |
2013.09-2015.08 | 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基金 | 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基金 | 1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连续工作模式开关电源的半滞环脉冲序列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许建平 | 2015.05.25 | 中国 | 2013101045541 |
实用新型专利 | 连续工作模式开关电源的半滞环脉冲序列控制装置 | 许建平 | 2013.10.30 | 中国 | 2013201489961 |
实用新型专利 | 输出电容低ESR开关变换器双缘PFM调制电压型控制装置 | 许建平 | 2013.07.03 | 中国 | 201320032020 |
实用新型专利 | 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离散移相角控制装置 | 许建平 | 2014.12.31 | 中国 | 201420379113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临界连续模式单位功率因数反激变换器 | 许建平 | 2013.07.03 | 中国 | 2012204911999 |
实用新型专利 | 连续工作模式开关电源的多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装置 | 许建平 | 2014.02.03 | 中国 | ZL 2014 2 0317161.9 |
授理专利情况 | |||||
发明专利 | 连续工作模式开关电源的多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许建平 | 2014.09.17 | 中国 | 201410265395 |
发明专利 | 输出电容低ESR开关变换器双缘PFM调制电压型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许建平 | 2013.05.08 | 中国 | 201310022469 |
发明专利 | 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离散移相角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许建平 | 2014.11.05 | 中国 | 201410326425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2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3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2 | 优秀学生共产党员 | 校级 | 1 |
2013 | 优秀学生共产党员 | 校级 | 1 |